八一八《白鹿原》二
这一八,就八到“二”了,不知道这回能不能写完。接着八。
王全安曾在西影写过很长时间的剧本,《惊蛰》和《纺织姑娘》的剧本就是他自己写的,所以他对自己的剧本很有信心的。芦苇说王全安把暗地里把他自己写的本子送审,跟芦苇完全不打招呼,也不担心芦苇会当场翻脸,以王全安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他对送审的事这样处理,完全不是意外。可以说,王全安为人处事,为达目的,有时可以不择手段,很多人当过他的棋子,用到就用了,不用也就丢了,但是,大面儿上还算过得去。他最后在电影里要署芦苇的名为编剧,也算是对芦苇的一个交代吧。芦苇领不领他的情,另说。
看对芦苇的采访,芦苇是很生气的,但还是很克制,没有把脸拉下来骂人。从当初芦苇极力推荐王全安,到王全安易稿送审,中间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反正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找过陈凯歌,张艺谋,最后王全安正式拍《白鹿原》也是没有再找芦苇。交情就这样了。
从一开始王全安出任导演,到中间退出,再到重当导演,我中间听到的说法是,王全安当时没有选演员的决定权,特别是女主角的人选,2005年前后,王全安心目中的田小娥当然是余男,谈不拢也属正常。
余男从王全安的第一部电影起,就是王唯一的,也是铁定的女主角,王的前期的电影,《惊蛰》、《纺织姑娘》和《图雅的婚事》,剧本基本上是为余男一个人量身定做的,所有其他演员,都是非专业演员,很多好的,出彩的别人的戏,为了不掩余男光芒,也基本上都砍掉了,余男本人也是一个很好的演员,好强,演戏也不怕吃苦。他们两人从一开始就是情侣,只不过一直比较低调,也不屑靠炒作出名。
奇怪的是,自从王全安和张雨绮在一起以后,反而经常看到张在网上晒戒指,度蜜月啦,庆生什么的,大秀恩爱,很有炒作之嫌。
王全安的《白鹿原》,其实走的还是王全安一惯的路子,重点观注的一如既往还是女性,田小娥是当然的女主角,而且拍情色戏,这是王全安一拿到《白鹿原》就决定的。只是女主演从余男换成了张雨绮。
说实话,看王全安的电影,我很难投入。《月蚀》是找不到,没看过,看《惊蛰》的时候,我脑子里尽是这个镜头是怎么怎么拍出来的,《纺织姑娘》甚至得金熊的《图雅的婚事》,都进不了戏,可能演员太熟了。看《团圆》,我自己就是上海人,卢燕演得倒是很到位,但是那位台湾来的男演员,太夸张了,特别是唱歌那段,实在看不下去。
《白鹿原》,我是在柏林电影节上看的,《白鹿原》送这次柏林影展,听说也是十分惊险,是送片最后一天给的片子,而且听说国内并没有批下来。但是王全安曾经说过,电影局里的都是哥儿们,想来虽然麻烦,但最后总是能搞定的。果然回国以后,也没什么,照样公映。
我看的不是220分钟那版,但也有3个小时,剧情到日本飞机轰炸就嘎然而止。啥泡枣啥喝尿的都看到了,没觉得这些情节非拍不可,芦苇说是东拼西凑,我觉得是抓不住重点。一直的感觉,王全安拍电影太琐碎,什么都想照顾到,反而哪里都不突出。这样的拍法,拍生活片,纪实片,也许没有问题,但拍《白鹿原》,整个戏就是立不起来。看完电影,回头想想,一个完整的形象都没有。张丰毅演白嘉轩,太用力,全身肌肉都绷得紧紧的,看着那叫一个累。倒是演鹿子霖的那个,演得自如些。田小娥完全没有什么内心戏,光在做戏了。演黑娃那个,原来在《士兵出击》(王宝强演的那部)很出彩的,这部戏里那个别扭,扭曲。反正人物拧不到一起,各演各的没有互动。有些细节虽好,但是撑不起整个戏来。
总之,电影完全达不到小说的高度,不过,这在小说改编的电影,也是很正常。不过对王全安来说,也许非常可惜。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是他拍过的最好的电影,张艺谋的《活着》,是我看到的中国最好的电影。而这两个电影的剧本都是芦苇。
王全安是很有点迷信的。《白鹿原》里的张雨绮,其中有个镜头,是从上往下拍的,突然之间,我感觉,她的脸,从宽宽的脑门一直往下到鼻子,真象一头鹿呀!
一定会再看220分钟的版本。也许到时候会有不一样的说法。
演鹿子霖的是吴刚,北京人艺的演员,演戏非常好。演过电视剧潜伏,电影梅兰芳里好像也有他。演什么像什么。
听这名字就想起月亮里砍树那位。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