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12年9月25日 的存档

真是太弱了(加杨澜对王全安和陈忠实的访谈及王全安对芦苇的回应)

2012年9月25日

又看了一遍小说《白鹿原》,这是第三遍了,还是一口气看下来,可见小说抓人,是真的好。看完以后,感觉那个同名电影,真的跟小说没啥关系,只是用了小说的名,借了小说里的故事罢了,我甚至疑心电影编剧是不是认真看了小说,认真耐下心来看了这五十万字,看了几遍。倒是芦苇提到的几处,小说里没有电影里有的,印证了编剧的抄袭。虽说后来又有人出来证明芦苇原先同意编剧署名,后来又不愿意,不过这也不能说明什么,抄了就是抄了,而且还是没事先经过人家同意的。就好比,人家采的花,你拿来戴自己头上了,事后虽然告诉这花是人家采的,可是人家就愿意让你戴头上吗?

陈忠实的这个小说写得好,并不是因为他写作技巧高超,而是因为他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是他十几年的调察采访积累下来的,是有生活底子的。当然也有艺术加工,但他写的就是那片土地的历史,或者加上传说。那小说的魅力其实是那片土地的魅力,没有那片土地,就没有陈忠实。

跟小说比,电影真是太弱了。

电影只局限于欲望,比小说的境界低太多。中国的历史,从来不是女人的历史,更何况这样一个女人。只能说,导演这个电影这样拍,一心一意只想捧女主角罢了。

真是很可惜。也许还真是芦苇那句话,现在的导演功力不够,还是等上十几二十年再拍吧。

要不就拍连续剧。至少都能拍进去,小说保留得也完整些。

————————————————————————————

加访谈录,是为了可以对小说作者和电影导演有个直观的认识

杨澜访谈录120907

杨澜访谈录120914

————————————————————————————————

回应田小娥戏份:

对此王全安表示,这主要是公映版删减造成的。“现在的公映版到日本侵华就结束了,但其实足版里,后面还有30多分钟,这30多分钟是没有田小娥的。”王全安说,“删减势必会造成电影结构上的改变,但是为了公映,没有办法。”

评:话里的话就是:删掉的30分钟戏没有田小娥,是电影局要删的,没有导演什么事。所以导演夫人的戏,是电影局加的。

所以,后三十分钟倒底说了什么比床戏还不能让观众入目的呢?

回应芦苇的:

王全安谈及此事时表示:“总的来说,很可爱吧。作为国内著名的编剧,芦苇一直以来保持着对电影的批评,包括对《白鹿原》的批评。对我而言,我希望看到他的新作品,毕竟十几年没有他的编剧作品改编成新戏了。至于他说现在中国没有一个导演适合拍《白鹿原》,这是他自己的看法。历史不会因为他个人的看法就不前进,新的表达总是需要的,不管结果如何。就像当年张艺谋的《红高粱》一出来,照样争议一片,最严重时张艺谋还收到过寄来的子弹,至少现在我的人身安全还未受到威胁。”

评:导演说话水平还是一向地非常高。一句一句评,
1,说可爱。
小朋友才可爱。象大人看穿小孩子调皮一样的意思。可见导演没当真,心理优势决不能失。

2,芦苇一直以来保持对电影的批评
这句话厉害。芦苇是电影就批,不光只《白鹿原》一部。王导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把大家(其他所有电影的导演)都扯进来战斗了。

可是,芦苇有批别的电影导演吗?他也没给所有电影推荐导演呀。

3,我希望看到他的新作品,毕竟十几年没有。。。
这话也厉害。也就是说,芦苇这十几年编的剧,都没有被用上。为啥呢?(写得不好,没人爱看。。。等等原因你就自己去想吧。

话又说回来,王导这些年,从2002年到2012年,差不多每两三年就有一部新作品,而且还是得奖专业户,他说这话,还真是很有底气的。

不过王导好像忘了,他得柏林金熊奖的图雅的婚事,不是芦苇的编剧吗?这个都能忘,可正是太奇怪了!

王导导电影前,号称也写了十来年剧本。。。嗯,可能他更合适干导演吧。

4,后面的。。。
就不说啦,总之芦苇挡不住历史的车轮,王导一路向张艺谋追去。。。

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