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11年9月 的存档

小漪入学记-3三个学校的比较

2011年9月30日

小漪她爹本来就不赞成小漪去那个学校,理由很简单,嫌学校离家太远。去这个学校如果开车的话,不堵车最快三刻钟,来回就是一个半小时。按照今天小漪上学的状况来看,送完小漪再送小宝小安去幼儿园,的确有点不现实,除非,咱再搬一次家。

看她爹一百个不愿意的态度,俺也只好退而求其次了。这就是我们先去看我们区里双语学校的初衷。柏林有很多所谓的欧洲学校,都是双语模式。并不仅限于英德,其它的还有如西(班牙语)德,意(大利语)德语等双语的,这些欧洲学校,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就象前面那个双语学校一样,用两种语言教学,主要是照顾英语为主要日常用语的家庭,另一个部分就是纯德语教学,类似于区内的普通小学,当然也有英语课,主要是,师资是一样的。

我当然还是选的英德,家里好赖还会点英语不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双语学校是用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名字命名的,我们区里的这个英德双语学校用的则是狄更斯的名字,美式、英式,一目了然。

那天我去这个学校的开放日参观,学校格局不大,但比起我们看的另一个学校,还真不算小。接待的老师们都和蔼可亲,也有家长带小朋友来的,老师们马上就跟他们开始英语交流起来。看这光景,我想基本上这边也不合适我们小漪了,于是就跑到德语那支去看,还是不死心那个英语呀,想着他们师资一样的,会不会英语会好点儿。当时正好有个老师在,我们就边观察边打听。

这里要先说说柏林小学近两年的改革了。因为柏林外国人人口多--百分之十以上,又加上一些外国人家庭不送小孩子上幼儿园--所以那些家庭的小孩子到了上学年龄,进得学校,居然都不会说德语,其中以土耳其人聚居的地方尤为严重。这样的小朋友跟那些德语很好小朋友一起上学,老师跟本没法教,所以想出搞个混班,就是一年级二年级的小朋友上一个班。

这个混班上学也就只有柏林有,小漪的好朋友alicia去的慕尼黑就不来什么混班。当初听到这个消息,至少我是十分的郁闷,这乱糟糟的哪象是正儿八经上学呀。所以这也是我一个劲儿地想送小漪去双语学校的一个原因,双语学校不混班。

所以在参观的时候,我们重点问的就是这个学校的混班情况。我们是直接去混班的教室看的,正好班主任在,是一个五十左右的老太太,问下来我们感觉,其实这个老太太自己对混班也是有看法的,后来我们小马说,那个老师自己对混班有看法,怎么会投入很大热情去教混班的学生呢?

我是对老太太不太满意,觉得她的年纪有点大了,混班的班主任不是跟着整个班一起往上升的,也就是说,如果小漪去这个学校,那很可能那个老太太会是她的班主任,这么大的年纪,怎么有精力对付那些正是调皮捣蛋,半懂不懂的小家伙呢。我理想的老师,最好是四十左右的,这样的老师,经验也有,热情也有,精力也还是有。

这个学校只收两个班的德语班。我们还碰到了一个教自然课的老师,同时上双语和德语两边的课,非常地热情坦率。她说,双语和德语两边的学生,有时也一起上课,比如她的自然课,但感觉不太好,学生是很敏感的,双语班和德语班的学生之间有抵触情绪。双语班的学生有明显的优越感。

宝贝

柏林人,柏林好人以及相信陌生人(上)

2011年9月29日

在德国呆久了,人会不知不觉变懒变傻。

打个比方,刚来的时候,买东西,总要挑最便宜的超市,一样的东西,价格在不同的超市就是不一样。几毛钱那是小事,差上一两块钱的也是有的。所以每次 都巴巴儿地骑了车--也是为了省钱--去远远的穷人超市买吃的。这个穷人超市可是大大的有名,他的老板也是德国最有钱的,穷人的钱好挣不是?

后来嫁了人,嗯,俗话说,嫁鸡随鸡,嫁什么人随什么德行,就渐渐开始懒起来。也不去远地儿买东西了,就近吧,家门口就是超市,明知贵,可那不还方便 吗?再说那位还有说辞,那些便宜的超市,给员工的钱太少,我们去那里买东西,就是支持老板对员工的剥削。我后来想想,可不是吗?那些便宜超市的员工少不 说,而且看起来个个面落疲态,上去问个问题都是爱理不理的,一点工作热情都没有。家门口的超市就不一样,员工多不说,问个问题都热情回答的,找东西的时 候,有些干脆直接把你领到货架前,那服务真是一流。所以,贵点就贵点吧,就当买服务啦。

久而久之,类似的事,就不太肯费事费脑筋了。这样当然就慢慢变傻了。

怎么傻法?

我从前的房东,家里面各间房门从来不上锁的,也没有锁,她出去旅行也一样间间门开着。她的那套房子是兼办公室的,员工也打电话,我也打电话,结算的时候,都是月尾把单子拿来,我把自己打的电话打上勾,算好多少钱,直接给她,她也不查。

这是一种信任。

相信别人,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自有它的底蕴。你会相信别人,或者说,相信一个陌生人吗?

在我的观察中,前西德的人比前东德的人要更有这种能力。我想这应该也是基于个人的生活品质的。一个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长大或者生活的人一般比较善意。

一般来说,你在柏林看到一个态度温和有礼貌,说话未语先笑的,基本上来自西德,面目严肃或者略带愁容的基本上来自东德,这在成年人里特别明显。一个 人的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跟个人掌握的知识无关,但跟受的教育有关。那种发自内心的东西或者说气质,是装不出来的。比如德国女总理默克尔,你猜猜她是东德 人还是西德人?答案是东德。看她做总理以前的照片更加清楚。


她虽然在笑,可是把她的脸下半部挡起来,光看她的眼睛。。。

最近一个月里,我曾经有过两次差不多的经历,比较起来很有意思。

一次是八月中旬,我去东边印教材,那个复印店我去了七八年了,他们有大机器,能自动装订,质量好,价格也便宜,所以我每次都是巴巴儿的花一个小时在路上特地跑过去印。那天去的时候离店关门还有一个小时,那一阵我天天跟打仗似的,忙得天昏地暗的。

到了那里,一看,是个不认识的店员,我就把原稿拿出来告诉他我要印多少多少本,请他在大机器里印,因为大机器可以直接装订,然后他就告诉我,他从来 不知道大机器可以装订,从来没听说过这回事。于是我就郁闷了,我都在这里印了七八年了呀?我抬头看看,没错呀,我没走错地方呀,机器也还是老样子,怎么就 不能装订了呢?我说我没搞错地方呀,是这里,就是这两台机器没错呀。他一脸不悦,坚持说他从来没听说过这回事。我想僵下去也不是办法,只要能印,管它哪台 机器呢。于是他告诉我,有两台小型机可以印的,但是一台,触摸屏不工作了,没法印,另一台,只能订一个钉子。

还能怎么办?一个钉子也比没有钉子好吧?就在我同意以后,他在机子上摆弄了一会儿,突然告诉我,也可以订两个钉子了。

那不,那可不就太好了。印吧。

这边机器一边印着,那边我就跑出去逛街了,那个区虽然有点乱,但是却有着一些很好玩的店,里面有好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难得来,一来就喜欢逛这些店。逛着逛着,我突然发现我没带钱包!

胭脂店

小漪入学记-2,学校

2011年9月27日

小漪的学校是经过我们,特别是她妈妈我多年留心、打探、造访、比较,加上老天爷的一点干预以后,终于落实了的。

收到通知那天,我松了一口气,从此以后,她和她两个弟弟上小学的事,基本上再也不用我操心了。

柏林的政策是这样,不管这个学校你怎么进来的,只要进了一个,那以后的兄弟姐妹们都一溜儿优先被照顾入学。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小宝和小安进这个小学也不成问题了。

柏林上小学也是划块就近入学,为此我们还特地搬到这个区来。中国自古就讲孟母三迁,强调环境对小朋友的影响。我们原来住的地方离大学很近,房租也便宜,但那个区统一以后渐渐给土耳其人占领,虽然不象东边那么夸张——有个朋友住东边,他儿子进幼儿园以后,回来差不多天天都有伤,十分好斗,嘴上叽叽咕咕看得出是在骂人,可是他父母一句听不懂,说的都是土耳其话了——我听了以后,感觉我们家双语够了,不必再学外语,就迁到现在这个地方,前有公园,后有皇宫,面对湖水,春暖花开,就是没想到划块会划到那个学校里去。

我们分配的学校是个全日制学校,就是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学生都在学校里,不能出校门。这样的学校在柏林还不多,很多家长倒是要进这样的学校,不过我们去参观以后,感觉有一点非常不爽,就是这个学校里面非常之杂,有小学也有中学,有一个教学楼的右半套还是一个智障学校,一条走道里来来往往,很有几个眉间盈尺,洼鼻厚唇长得象同胞兄弟一样的。从心理上讲,我很难接受小漪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

所以我们决定给小漪转学校。据说,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是可以转到别的小学的。比如小孩子的接送问题呀,有兄弟姐妹在那个学校呀,甚至有要好的幼儿园小朋友也在那个学校呀,或者分配的学校是全日制,但是家长希望半日制的学校或者相反等等都可以,我们的理由是不想进全日制学校,我们要求半日制的。所谓半日制,课程其实和全日制一样,只是全日制中间休息比较多,而半日制课程安排得比较集中罢了。

我们一共挑了三个学校备选,一个是德英双语学校,一个离家最近,还有一个是听我家老三的助产士介绍的(助产士这个职业走街串户,消息十分灵通,我们孩子的医生就是第一个助产士推荐的,非常的好)--我当时是抓住一切机会打听呀。

这三所学校我们都看了,先说说那个双语学校,我是一直很想让小漪进双语学校的,曾经有一个柏林非常热门的双语学校,是美国人给美国使馆子弟或者美国在德国的商人子女开的,算是私立学校,但得到柏林政府支持,所以收费也跟公立学校一样,这个学校也收其他孩子,但比例非常之低,最后这个学校热门到要用采取博彩的方式抽签决定谁能入学,小漪那届我们参加了,最后是得从145个孩子里抽5个孩子入学。那个抽签仪式搞得非常之隆重,封好的玻璃箱呀,学生志愿者抽签呀,还有律师始终在场做公证,结果,正式名单里我们没进,连侯选名单都没有。倒是小漪的朋友alicia进了侯选名单,排在了第6个。当时问了,这第6个说是还有一点点希望,上个学期侯选名单上的第6个就进了曰曰。但最终也没有得到什么消息,alicia也还搬到慕尼黑去了。

要说当时我是十分郁闷的,虽然据说因为美国来的老师因为签证关系两年一换,那个学校的师资也大不如前了。但这也只是让自己心平一点而已,人家小学提早一年入学,为的是让小朋友们补上英语德语的差距。就恁这一点,就很让我眼红。小漪在他们学校考试的时候,人家觉得很不错,就是英语只会几个词儿,还让我们学好英语到正式入学再试一次呢。

也有一个办法,不是咱家三个孩儿吗?每个让他们去试,总有一个能成功的吧?一个成功了,不就是三个成功了吗?但是她爹就是不肯呀。

宝贝

小漪上学记-1,开学典礼

2011年9月27日

小漪上学记-1

8月20日是小漪Einschulung的日子。Einschulung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上学。不过这个词更多的是指入学典礼。

这天是个星期六,入学典礼特地放在周末也是方便家长们参加的意思。当天,小漪爷爷奶奶很早就来了,大家都盛装打扮,小漪穿着我早半年前就买好的裙子,抱着她的Schultüte(德国的传统,入学的小朋友都有一个,小漪的是她爷爷奶奶准备的,里面有衣服呀书呀糖果呀等等好多好东西,不过得等到入学典礼结束以后小漪才能折开看),大家一起到了学校,路上看到很多兴高采烈的小朋友跟喜气洋洋的家长们都抱了各式各样的Schultüte,背了五颜六色的新书包(???她爸说不用带书包呀?!!)在走。

einschulung2

嗯,入学典礼上,新入学的小朋友坐在前面,家长们争先恐后占据有利地形以方便拍照录影,然后校长讲话,学校家长理事会代表讲话,高年级学生表演节目,有个节目是模特表演,一些高年级的学生穿着带有学校logo的汗衫,夹克和帽子做秀,把气氛带到高潮,然后就是新入学小朋友们登场了。

新入学的小朋友们按班被班主任从台下叫到台上,上台的时候,他们的pate(每个小朋友在班上都有一个高年级的小朋友做为他的监护人,小漪的班是一二年级的混班)会迎过来,然后牵着他们的手一起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场面十分地温馨。小漪有两个监护人,倒不是小漪要特别保护,而是她的两个监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又很喜欢小漪(的照片),所以要一起做小漪的paten。老师念到小漪名字的时候,一看,说,哦,你没带书包呀,。。。不过没关系。。。

诂计小漪是唯一一个入学的时候不带书包的小朋友了。她爸说,小漪的东西都早放班里了,为什么还要带书包呢?她妈因为没有在德国上学的经验,所以,嗯,所以我们小漪显得很酷!

典礼花的时间不太长,但也足够小宝无聊的了,小宝明显地感觉到今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漪身上,外公是一如继往眼睛里只有小安,小宝感觉受到了冷落,也打不起精神看什么演出,就在椅子上扭来扭去,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又要坐到妈妈身上,仍然没有得到重视,只好郁闷地给自己拍了很多大头照。

总之,这一天,小漪很兴奋,小宝很郁闷。

einschulung

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