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看电影 > 60届柏林电影节(二)艋舺Monga

60届柏林电影节(二)艋舺Monga

2010年2月20日

看的第二个电影就是《艋舺Monga》 。标准的商业片,去看这个电影,是冲着票房记录打破《阿凡达》去的。

果然是商业片,黑帮,妓女,兄弟情,仇杀,该有的元素都有了,而且拍得也好,画面,角度,镜头处理,都很流畅,演员也好,虽然很年轻,但,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些演员,在大陆是找不出来的。为什么大陆就没有这样的年轻演员?有的就都是些娘娘腔的超男呢?

影片里亮点很多,叙事手法也很赞,应该是我近期看到的最好的国语电影。拿台湾电影来比,好过保持以前票房记录的《海角七号》,也好过冗长沉闷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印象里,台湾电影都是艺术片,文艺片,象这样的直奔票房的纯商业片,好象还是第一次。但跟《三枪》这样的比起来,境界上又要高出很多。

同去的德国朋友看完说,让她想起了《教父》,外国人这么说,应该也算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了,我是理所当然地想到了《美国往事》,不过片断上可以,整体上《艋舺Monga 》还是无法超越他们。

《艋舺Monga》好就好在它把各种元素很和谐地揉进了一个电影里,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就没有特别让人另眼相看的地方。我也懒得分析了,左右不过是些从其它电影影评里能看到的,总而言之,不错,推荐大家看就是了。

电影结束以后,剧组上台,第一次亲眼看到钮承泽,发现是演的灰狼的。难怪灰狼文艺腔太浓,不象黑道人物。

据他介绍,《艋舺Monga》表现的是台北八十年代的情况,艋舺就是台北的源起。让俺有点吃惊,从别的电影里看到的台北好象不是这样的。艋舺的热闹跟上海的城皇庙有一拼,但我不能想象城皇庙那儿有黑帮仇杀,我也不能想象台北当初这样,香港倒能想象。

电影里有点硬的地方是:为什么蚊子对志龙老爸的感情象对自己的爸爸呢?

电影交代不过去,他们第一次见到是吃饭,第一个镜头,GETA戴了一个很可笑的洗澡用的塑料头套,亲自下厨,吃饭的时候,又把砍下来的手指头象凤爪一样用筷子夹来夹去,第二次见面就是犯错以后受罚,GETA把和尚打了个半死,后来送他们上山又见过一面,感觉到此为止,没有感情上的亲近,然后马上就是在街上看到GETA,就巴巴儿地买了鸡腿送过去,好象为了后面的情节需要,硬把他们的关系拉近似的。中间没有可信的过渡。就这一点,算是情节上的勉强吧。

影片最后墙的意象很好,里外两个世界,四个小子先爬上去,再把蚊子拉上去,然后就一去不回头。


天涯里有很多剧照,但可恨链不过来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283538.shtml

龙二 看电影

  1. 身是客
    2010年2月21日06:55 | #1

    蚊子對GETA大仔的類似父子親,一來,源自他心理,打小沒有父親屢遭欺是他的硬傷,很羨慕人家有父親,尤其像志龍那樣,因為有父親,好威风;二,geta對蚊子基本上和顏悅色的,第一次到家里招呼他吃飯,不當外人,雖然搞帮會都這樣一家親,但蚊子還是出乎意料,立刻喜歡上這樣。再有一次,山上下來後,geta拉了志龍唱歌,很溫馨,後來geta又下來拉了蚊子一起上去唱,他仨唱得興高彩烈,台下和尚看著有點落寞。
    一個內在的企望,一個外來的親近,令他很容易就代入,一廂情願地當人家父親那樣敬愛。

    我覺得這一點還解釋得通。

    • 龙二
      2010年2月22日16:59 | #2

      经你这么一提醒,我想起这一段了。可能当时我太忙,听台语,看字幕,又要注意新放出来的那位,又要琢磨灰狼,就把这碴给忘了。你说得太对了。这么一来,就圆了。
      非常感谢!

  2. 小三
    2010年2月21日03:15 | #3

    不知道这个片子在国内像《海角7号》一样公映喔,都等不及想去下载来看了。这两年在电影院里看不到什么所谓有点点内容的商业片,好像吃饭胃口都被伤了一样。台湾片在大陆院线的推广上好像还没有香港人会妥协或是潜规则,感觉香港片现在只要抓两个大陆明星合拍就可以顺利进入大陆院线公映了。。唉。。

    • 龙二
      2010年2月22日17:02 | #4

      我听说,这个电影不太可能在大陆公演,我还听说(dodo说的),下载片子的质量很不错,所以,你去下载来了看吧。:)

  3. Nana
    2010年2月20日16:54 | #5

    @Red Sox

    555换了一个电脑,就换了仁儿。
    你瞧瞧,说都不会话了。

    • 龙二
      2010年2月20日16:58 | #6

      这楼上楼下,是一个人用了别人的电脑呢,还是两个人分别互相说话?总之俺现在很晕~~

  4. Red Sox
    2010年2月20日16:52 | #7

    @龙二

    咳,不要想太多,他们,她们,包括我,都是嫉妒!!!
    太嫉妒了呀。

  5. Nana
    2010年2月20日16:36 | #8

    钮承泽,有点为了表现外省人的,所以搞得儒雅的样子。你看风柜来的人里面就不这样,当然那时候他也小。

    艋舺在清朝就已经热闹了,但那时候台北不是重镇,台南才是,在安平。你听邓丽君的安平追想曲,都是缅怀往昔的。只要是艋舺这样地方,过去都是乱的,但肯定不象这样,打打杀杀一个警察都没有的。你看别的电影没有说,但说的都是万华,西门町,不叫艋舺这名字。

    蚊子我觉得他天性就是一个热情单纯的人,所以买鸡腿也没大问题,呵呵。要说和尚这样,确实比较反常。另外一点他可能觉得geta是帮派老大,又天生敬仰一些的,所以就买了鸡腿。牵强解释就是这样。说得我都饿了。

    好,以后不说小三,只是你别再搞出老四了。呵呵。

    • 龙二
      2010年2月20日16:48 | #9

      奇怪的是,我对风柜来的人里面的人真的没印象,虽然这个片子就在我身后的柜子里。

      还有,现在好象全世界的人(特别中国人),家里的,这里的,来这里的,都在担心我会再搞出人命。看到我都很担心地对我说,你不会了吧?打住了吧?
      虽然俺也没打算,但说得人那么多,好象这真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似的。真的那么可怕吗?

  6. Nana
    2010年2月20日15:16 | #10

    @龙二
    咳,龙二,所以说,商业片与文艺片比,是关公战秦琼,无法比较了。但还是得说,从电影这门所谓的艺术角度,艋舺很不错,只是因为大家对商业片无法过分苛责呀。

    但作为电影这门所谓的艺术来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确实是好片。

    等你忙活完了小三,有时间一定要沉下心来看看。因为你是搞艺术的呀。:)

    • 龙二
      2010年2月20日15:34 | #11

      我并没有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不是好片呀。但也可能是因为我下到的版本太糟了,整体上给我的享受和愉悦没有在电影院看艋舺多。
      嗯,我不做文艺青年真的很久了。
      还有,我刚刚在贴子最后加了一段,你看下,发表一下高见。

      PS:你说的小三,俺可不可以叫他老三呀?:)

  7. Nana
    2010年2月20日14:48 | #12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现在的任何一部台湾电影无法超越的。
    那种结构的深厚,叙事的层层推进,镜头的平静,豆导还需要磨练。
    不过,有些东西是天生的,杨德昌真是独一无二。

    你咋看出来冗长沉闷的呀?怪不得一个字不写。

    • 龙二
      2010年2月20日15:36 | #13

      同学,你咋回得这么快呀!吓死人呢。

      至于豆导和杨导,当然杨导的功力要深很多,但从电影工业的角度来看,四个小时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实在太长,是小众电影,学院派电影。

      我现在很少看艺术片,太费脑子,看电影对我来说,应该是一种放松而不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