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09年10月19日 的存档

今天真是生气了

2009年10月19日

早上按惯例,从起床穿衣到出门上车,一路气出丹田,又催又赶,总算在十点刚过的时候,把两个小家伙弄到了幼儿园。

从落地大玻璃窗往里一看,还好,虽然两个班的椅子都排好圈圈了,小朋友们却还没有各就各位。赶紧着给小宝脱衣服脱鞋脱裤子送到班上,就有个阿姨(不是正式老师,是助理)守在另一个教室门口,招手让小宝进去,说让小宝呆在这里,还问我小漪是不是没来。我说小漪来了,正在衣帽间脱衣服,也没细想阿姨是啥意思,就又过去帮小漪。小漪自己会脱,虽然慢点,但也差不多了,然后我送小漪进教室,还是那个阿姨说,晚到的小朋友就呆在她那个教室玩。我也没回过神来,继续跑衣帽间收拾小的们脱下来的衣服。

突然一回味儿,不对呀,就跑到那个教室一看,空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小漪和小宝两个,我就问那个阿姨,为什么让他们呆在这里不去上早课?

那阿姨说,她接到指令,说是怕后来的小朋友影响别的小朋友上早课,所以后来的都不让上早课了。

看了墙上的钟,十点才刚过两分钟,而且我在窗户外面看了,小朋友们都没齐呢,凭什么不让上早课了?而且,那些个早课从来就没有准点开始上过。

那个阿姨看看手表,说她表上是五分钟了。她今天接到的命令就是这样。而且这么一间大教室,好多好玩的,就两个人玩,有什么不好?

我当时就怒了,声音也高了,我说,就小漪和小宝两个人玩,我还用他们上幼儿园来吗?在家不是更舒服更好?

我火腾腾地就窜上来了。简直是岂有此理!再不跟阿姨多说,我拉过小宝,走到小宝教室门前,推门让小宝进去。里面的小朋友排排坐着,还什么都没有开始呢。小宝大概没见过我这么生气,很乖地一声不吭地进去了。

我回头又找小漪,看到阿姨正通过隔门跟小漪教室里说着什么,我也不管,拉着小漪,从外面走到小漪教室,开了门,叫小漪进去坐好。那里也没啥节目开始。小漪也乖乖进去了。

我一路生着气,一路再回衣帽间,收拾小朋友的东西,就听后面有人跟我说啥,我也不理,结果KLAUS就跟上来了。KLAUS是小漪那边的带教老师。也是幼儿园的二把手。

他过来问我有什么意见,又说早课十点整就开始的BLABLABLA,我都气到头了,当时也不跟他再客气什么,直接了当告诉他,就算早课十点开始,也跟本没有理由不让晚到的小朋友不上。

KLAUS说,这个在家长集会上讲的。我说哪个集会?他说是星期四的集会。我就问他哪个星期四,他说是这个星期四。

好笑,星期四都还没有到,家长们同意不同意都不知道,竟然先执行起来了。

我说,不管家长们会不会同意,你们要执行这条,至少要让家长们先知道吧?双方通过气,你这条再执行,两边都没意见,这样突然说啥就啥,无论如何我没法接受的。

我又告诉他,还有一条,这个早课,说是十点,基本上没有准备过。凭啥今天说准时就准时,说不让孩子上就不让孩子呀!

而且,幼儿园里的事,哪里有过准?说是星期五天气好的话,就是郊游的日子,布告栏上会出通知,上个星期四,我特地看了布公栏,什么都没有,星期五,天阴阴的,我们十点钟来了,好嘛!郊游!小漪啥都没带!

这里的事儿,还有没有个准儿的?

我这一大通说下来,KLAUS也没话说了,最后只能说,在星期四会上讨论,就走开了。

我走出大门,路过大玻璃窗再看,小宝他们,MEIKE在给做节目了,小漪那边,KLAUS刚回去,早课也过了十分钟了。

莫明其妙不让小朋友上早课,没这么离谱的!

宝贝

【看电影】买凶拍人

2009年10月19日

前两天有网民选出近六十年来最差的十本书,《鹿鼎记》居首,理由是,小无赖居然左右逢源妻妾成群,分明是在歌颂流氓手段和“一夫多妻”制。

看完《买杀拍人》,偶想,要是请网民们评近六十年来最差的十部电影,这部应该肯定会高居榜首,理由太明显了,杀人狂徒,以杀人为儿戏,血债累累,却逃过法网,逍遥法外;年青导演,不但自甘堕落,助纣为虐,还低级趣味,追求AV女角当情人。

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把这部电影从本质上批判一通以后,回过头来,纯技术上的,再看看这部电影的其它方面。

不能否认,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还是很搞笑的。之所以搞笑,基本上是因为那些角色太莫名其妙了。或者用流行的切口来说,就是太无厘头了。

无厘头是周星驰电影的标志,自从周的电影流行以后,香港很多电影也多无厘头起来。其实我真的不太能够理解这种无厘头有什么好的,更是不太能够理解我们泡网里面,至少有两个才女,都居然喜欢周的电影。难道生活就真的那样没有头绪,没有逻辑可循吗?

不能否认,无厘头里也有天真,认真,也有真情流落,但我觉得如果是发生在小朋友身上,还可以理解,但是老是发生在一个成年人身上,是不是有一点发育滞后的现象呢?

也许大家都比较喜欢爱小朋友的缘故,或者本身就是小朋友的缘故,对无厘头的现象还是可以接受的,比如那个刘以达,本来就长着一张很欠扁的脸,再对着镜头说上一大段很欠扁的台词,结果就比较搞笑了,就看到《蜡笔小新》里面那个正男似的。

基本上电影前面大半部就是这样的无厘头,如果无厘头还可以原谅的话,后半段的弱智就不可原谅了。整个的整个,就是因为杀手没来得及说那句关键的话,而那位导演要求重拍起。自那以后,整个儿就是荒诞了。总之,导演(不是戏里的导演,而是电影导演)想怎么拍就怎么拍,观众就是傻子。你说一百来个人不跑,他们就都蹲地上不跑,你让他们关小黑屋他们就乖乖呆小黑屋,没人看着也不动,你不让老伯进门喝茶,他们就得呆在铁栅外面,你让警察学习穿墙术穿过铁栅进来他们就一声不吭能够进来。你让杀手逃跑他们就能搞个出口逃跑,那个出口前面一百来个人包括饭店老板一个都不知道。

嗯。导演呀,偶其实很想告诉你,做电影的,蒙太奇切换镜头就不说了,至少,配音对口形总可以吧?就算别的杀手说的不是标哥,但那位青年才俊第一个片子能剪那么好,就算不对口形配音,这里多剪一刀,切个镜头,配个画外音啥的,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人都死了,目的都达到了,杀手是这个不是那个,又有什么关系?非要搞出后面那么弱智一段,是为啥呢?

最后说一句,《买杀拍人》,在香港电影里最多就算是一个非主流,看惯香港警匪片黑帮片赌王片鬼片啥的观众们,看了这个电影,有点新鲜好玩的感觉。也就这些了。

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