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档

2012年2月 的存档

10+10 台湾

2012年2月23日

由侯孝贤领军,由台湾20位导演每人拍的5分钟的电影,集成了这个10加10。号称建国百年献映。这个说法实在是有点搞笑,当初建的那个国现在又在哪里呢。


海报的设计很有意味。

对这个电影本身期待不大,想想台湾一共才多大,20个导演,怕差不多能上线的都搜罗过来了吧。水平肯定是参差不齐的。

但这个电影感动我的地方,也正在这里。台湾电影工作者的努力、团结,以及前辈不遗余力扶持新人,都让我看到了台湾电影工作者的认真、执着以及对电影的热爱。

侯孝贤在去年的柏林电影节上,就已全力扶持台湾电影新人,虽然那个电影真的不怎么样。今年的10+10,更是台湾老中青三代导演济济一堂,来到柏林,希望扩大台湾电影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这份用心、这份努力非常令人钦佩。

类似这样各代导演互相合作,为本国电影事业出力的还有日本,我喜欢的山田洋作,建了电影学校,极力培养扶持新人,并带到柏林电影节来,让他们得到锻炼,前辈电影工作者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

当然我之所以反映这么大,完全是一直在对比中国电影圈的现状之后,发出的感慨。中国的导演到如今也快第八代了吧。有个比喻,第五代导演是从窗子里冲进去,才在电影圈里占上一席之地的,第六代连窗户都被封锁了,结果只好从地下挖洞钻进去,好歹也算占了一块地方,第七代?第八代?只隐约听说过,出头的,叫得出大号的,还真没有。

要等到张艺谋他们想起来扶持中国的电影新人,怕是要等上二三十年吧。还不知道有没有那一天。

再回头说说这个电影,真是姜是老的辣,从画面上来看,侯导自己的五分钟,就比其他人的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张艾嘉的选题不错,但有点浮,想深刻没深成,朱延平的不错,(如何没记错的话),很好奇那个弱智女是演员演的还是本色的。

其它的印象深的有一个叫《潜规则》。哼,不要想差,我当初也是想差了,但要知道,那是台湾咧。

很可惜因为要接小朋友,看完电影就直接走了,没有看结尾的剧组和观众的互动,只跟第一个上场的张艾嘉擦肩而过,另外一堆人都没看清谁是谁。

推荐度:五星里,根据对台湾的喜欢及好奇程度:三星半——四星

youtube上的10加10预告片。

网上关于10+10的一点介绍。 有点夸张,而且贴不过来。只好请大家移步自己去看。http://dinaviewer.pixnet.net/blog/post/84291750-10%2B10-電影-號稱台灣影史最夢幻強片

不怕剧透的,可以往下看!(以下内容来自网上)

————————————————————————————————————

今年『金馬影展』也推出自家品牌的短片合集《10+10》,適逢建國100年,號召10位資深導演和10位新銳導演合作,每人各拍5分鐘的短片,以『台灣特有』為題,自由發揮創意。如《香港四重奏》有著觀看在地情貌的導演角度,但眾多導演的規格、數分鐘的長度限制,以及年代意義的紀念性上,都更接近《浮光掠影:每個人心中的電影院》。這部20位導演協力100分鐘內容的《10+10》,是不同世代導演們眼中的台灣,也是台灣電影人的集體創作。
王童的《謝神》讓人想起《無言的山丘》,還有一份願無大小都要用心還的『古意』,而且連還願都懂得用『3D』,真的有跟上流行喔!

吳念真的《有家小店叫永久》,在連鎖超商無孔不入的強勢下,年邁的老闆娘和希望她收店休息的兒子打賭,三天內有客人上門,就讓她的小店永久經營下去,眷顧她的是死去丈夫的保佑,還是現代便利超商不能滿足的傳統需求呢?

魏德聖的《登場》,由《賽德克‧巴萊》側拍導演王嬿妮(曾執導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風中的秘密》)執行拍攝,《賽德克‧巴萊》主角林慶台,從牧師走上銀幕,回看電影帶給他的生命轉變。

宜蘭文化局長鄭文堂的《老人與我》,在失智老人的迷途難返中,帶出他對鄉土人情的一貫關注。

沈可尚的《到站停車》,找來《命運化妝師》謝欣穎扮演堅持不到站便不開門的司機,車門外躲避追擊的可疑男子張少懷,車門內無辜波及的懷孕婦人,劇情如同謝欣穎口罩遮掩的面部表情,簡單卻留下懸念,而最後定格畫面中的土地買賣廣告,不也是意在言外的線索?沈可尚拍過紀錄片《野球孩子》、《遙遠星球的孩子》,在三段式電影《茱麗葉》中展現舊題新詮的創意,看了《到站停車》黑白短片營造出的張力,也期待有天他能拍部懸疑長片。

王小棣的《釋放》起於字幕,再轉入對話和聲效,搬演小人物的奇情故事。

雖然陳玉勳映前說沒想讓觀眾笑,可是他的《海馬洗頭》明明很歡樂!李烈來到『洗頭』店要把她被小狼狗柯宇綸背叛的記憶洗掉,於是老闆柯一正在她腦中的海馬『剪接』,但她接下來要求的『還原』記憶,竟然有著奇幻喜感外的驚悚!這部戲有趣的地方在戲外李烈和柯宇綸分別是《翻滾吧!男孩》的監製和演員,而柯宇綸是柯一正的兒子。

《無國籍公民》朱延平延續《異域》,當年片中的弱智小女孩安岱流落台灣街頭討生活,悲涼的遭遇恍如另一個《亞細亞的孤兒》。

張艾嘉《諸神的黃昏》改編自呂政達得獎散文,死囚教誨師的一封信,影像細膩而悲憫。

陳國富的《初登場》打造《群星會》後台懷舊場景,遙想一代歌后也曾有過的忘詞挫折,曾珮瑜的神秘女子,旗袍裝扮流露和《停車》等時裝片截然不同的韻味,王丁筑收斂《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的活潑扮起15歲新人,對話中鄧麗君之名呼之欲出。

張作驥《1949穿過黑暗的火花》亦是大手筆,重現當年金門古寧頭的戰爭場面,據說有可能發展為長片。

映前鄭有傑謙稱自己是林書宇拍《星空》沒空而來代打,很有義氣的呼籲大家去看《星空》,其實兩位新銳導演的片都出色!
不得不說這次鄭有傑的短片《潛規則》真是屌!燃燒電影魂的劇組新人,找到的拍攝場景卻讓導演、製片傷透腦筋,原來為了讓電影將來能進入大陸市場,得費盡心思避開場景中的國旗、國徽(當過兵的應該知道不是黨徽喔!),好不容易把釘在牆上的國旗木板拆下,卻發現…唉~只能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片中不乏鄭有傑的老班底高英軒(《一年之初》)、黃健瑋(《陽陽》),也有《九降風》的張捷、《命運化妝師》的吳中天等台灣電影新生代。以大陸流行語『潛規則』為名是種反諷,影片犀利幽默的對白,令觀眾哄堂大笑、電影工作者心有戚戚焉,看來鄭導很有黑色喜劇的潛力!

相反的在《台北星期天》中展現幽默感的何蔚庭,這次短片《100》平實的紀錄了百歲人瑞的日常生活,我覺得可以和《老人與我》對照。

無獨有偶,侯季然的《小夜曲》回溯50年代,紀露霞的歌聲透過廣播連結起人們的情感,雖然導演們是各自提案,但同樣有懷舊命題和歌后主角,也可與陳國富的《初登場》對照。

戴立忍的《Key》則讓桂綸鎂一舞都會女子的孤寂,高樓大廈裡鄰居的談話,僅止於管委會是否在乎單身女性的安全,點頭之交的問候,沒有了解的關心。

鍾孟宏的《回音》有高捷、陸弈靜和前作《停車》的戴立忍跨刀,從校園暴力到黑道介入,看了令人不寒而慄。

楊雅喆的《唱歌男孩》也有吳中天,還有在《台北異想》、《不愛練習曲》、《囧男孩》同台過的李冠毅、丘芹銓再度搭檔,共謀剃頭怪男孩和資優生女孩的小叛逆,從這幾部片亦可看到他們漸漸長大的軌跡。

蕭雅全的《有一好沒二好》,《第三十六個故事》的個性酷妹林辰唏不開咖啡廳,穿起小禮服為了趕赴喜宴到內衣店求救,size和整體衣著怎麼『喬』才能兩全,是不是就像大家常說的『有一好沒二好』?

陳駿霖的《256巷14號5樓之1》則由張孝全和張韶涵扮演新居入住的小夫妻,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的洗衣機,也像兩人對未來矛盾的心情。PS.看到『康福搬家』好熟悉!

壓軸的《黃金之弦》,侯孝賢導演透過舒淇和梅芳扮演的母女,回望過往年代的人情義理,雲淡風輕中傳承如黃金般不會改變的價值和信念。

20個導演,20部短片,在廖慶松的剪接下,串連成台灣難得一見的聯合製作,20種觀看台灣的角度,電影人的共襄盛舉,都讓這部金馬影展開幕片《10+10》別具意義。


出處:【2011金馬影展】20位導演眼中的台灣─《10+10》 – 我看華語片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cinema/5825532#ixzz1nCi7uBmf

看电影

这次电影节最欣赏的电影:《Parada》(englich: the parade)——新增short1老师找到的视频,感谢!

2012年2月22日

这个电影本来不在计划内,但是那一天正好是情人节,想俺老公,为了柏林电影节,年年休假看电影,今年也不例外,赶上情人节要跟老公应一下景的话,就只能陪他看电影了。

这个电影,最初看介绍的时候,并不喜欢,海报是一辆粉红的小汽车边上站了一个胖男人,跟同性恋有关。同性恋电影基本上都比较阴暗,所以不太喜欢看。到了当天,又找了点介绍看,发现居然是个喜剧,就决定看了。

没想到,这个电影出乎意料的好。

笑可以笑到眼泪都笑出来,动感情的时候,又真的会哭。

看完电影,我就知道这个电影非得奖不可。最后果然不出所料,Parada得到了特别全景单元最高奖,这个奖是由观众普选出来的,是观众真正喜欢的电影。

这个电影说的是一个猛男为了未婚妻帮助同性恋的故事。非常的欧洲风格,制作不大,人物有趣,对话有趣,而且完全不怕剧透。是难得看到的好片子。

我看了一下,IMDB的评分也达到了8分。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2011年出品,片长115分钟。

演员:

Nikola Kojo,Milos Samolov,Hristina Popovic,

推荐度:五星中的四星半。

只是,因为不是美国大片,可能国内很难搞到片子看。可惜。

增:

以下是短万老师找到的视频接链接:http://movie.mtime.com/158675/trailer/36572.html


非常感谢短万老师!

看电影

“男人都会哭的”《饮食男女2》

2012年2月21日

饮食男女2

柏林电影节最近两年出了个特别的单元,就是厨艺影院,连吃带喝加上看的。

今年有个专门的影院,影院对面有个专门的餐馆。影院每天晚上放两个关于吃的电影,看完第一场电影可以到影院对面的“镜帐餐馆”和剧组一起吃饭,票价59块。第二场就只有喝点东西了,票价8块。

《饮食男女2》只放一场,是16号晚上七点半的。我在柏林电影节第一天排队买预售票的时候就看到,票子买光了。但是我还想要试买当天票,所以15号晚上看韩国电影《hindsight》的时候就打探好,然后安排好爷爷奶奶来家照顾小朋友——他爸也在电影院呢,提早了一个多小时来到电影院买当天票。到时一看,我才第二个。

没想到,这就是一场冒险的开始呀。

六点半,临时票房开门了,我们一共只有六七个人在排队。我后面是个亚洲面孔的女生。

票房的先生抱出笔记本、打印机,接上电源,打开电脑,结果,冲着电脑运了半天气,又捣鼓了一下,证明不是电脑故障以后,对我们宣布,没有票!七点半那场没有票,只有十点那场有三张票。大家面面相觑,不会吧!

虽然十点那场我可以买到票,但那场不是我要看的。哼。

票房先生又告诉我们,如果实在是想看,可以等在影厅门口,等观众进场以后,请领票员数一数场内还有没有多的空座,如果有的话,这些空位还是可以卖给我们的。

这里又要说一说柏林电影节卖票的情况了。

买电影节的票,有网购、预售、当天票以及开演前一小时四种可能。网购可以买电影节期间所有公映的电影票,但每张票要多加一块五的手续费,而且数量有限。预售则是提前三到四天买票。当天票是买网购和预售剩下的票。放映前一到半小时是买网购、预售及当天剩下的票,开映半小时内票价减半。

总之,票不是一下子就放光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卖光的。每场电影都有很大一部分不确定的票。这部分位置是预留的,比如给剧组的。因为剧组成员并不都会坐下来看电影。于是这些就可能成为多余的票。还有一些留给“贵宾”的,这些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贵宾”大部分是重要的有关系的电影人。

因此,我陷入了思想斗争中。为了这个电影,我值不值得再冒这个险等下去呢?干等一个小时实在太无聊了。当然中间也不是没有可能有人会来退票。

我走出门,坐到了地铁里。坐了三站路,我掉过头,又回来了。不能让孩子他爷爷奶奶白来呀。

等我再回来,也差不多七点二十了。影厅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都是一帮什么吃货呀!我去票房一问,还是老样子,跑到影厅门口跟领票小姐打听,原来边上另外排的长长的一队,不是等空位的,是“嘉宾”列队,有位小姐拿个长长的单子正在队尾对名字。刚刚在票房排在我后面的那位亚洲小姐,排在前面第二还是第三个,我诂计她是不知道这是“嘉宾”列队,不然她干嘛刚刚还来买票呢?不过,万事儿都说不准儿。我就在边上的边上等着。那位亚洲小姐跟她身后的男人又说了什么。不知道她明白了没有?

开始进场了。“嘉宾”队首新来了一位看着很精明穿着闪光衣服的女人,看起来还是拿名单那位小姐的上司,见人是未语先笑,跟熟人打招呼说笑,说是这个电影好看得很,“男人都会哭”的云云。等有票的都进完了,她就在这 边放客人进场。那位亚洲小姐一扭身,进去了,也没人问她。她身后的男人倒没进去,后来一问也是等票的。

正在无望的时候,又隆隆地来了一队人,一看,原来是组创人员。再一看,那个电影节的陪同是个熟人。我也不管了,上去打招呼,让他带我进去。但剧组也没有马上进去,而是先在海报上签名。于是我也就随喜拍了几张照片。一直以为霍思燕是跟香港霍家有什么关系,刚刚一查才知道,原来没有。不明白为什么这次都报导她,看了电影,演技也不咋地,绯闻倒是不少。后台很硬吗?

倒是见到了归亚蕾,可惜因为没人打光,所以拍的照片不够清晰。归亚蕾穿的是宝蓝色外套,里面鹅黄套装,她是我喜欢的演员,从《奇迹》开始就很喜欢。19年前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1》里她也演了一个角色,19年以后,嗯,毕竟岁月流逝呀。看完电影我还去跟她拍了一张照片。

签完名,照完相,剧组进场,有人问我,你是不是剧组的?在德国呆傻了的我,居然回答,不是。结果剧场外就剩下我就和另外两个人孤零零地等着。其中一位,号称也是“嘉宾”。但是硬是找不到名字,这会儿,他终于只好打开电脑,找到email让人看了,才给放进去。

就剩两个人了,那一个就是排在亚洲小姐后面,也是很老实的那个男人。我们聊了聊,原来他是西班牙电影工作者,不过呆在柏林很久了。

好在那位拿名单的小姐还是很诚恳地让我们等一下,又进去数了位子,一会儿出来带我进去了。我的熟人也到了门口。那个金光闪闪的女人也出来了,还问,怎么还领人进去?不是都没有位子了吗?那位小姐没理她,说还有一个位子呢,这时电影已经开始放片头了,我也顾不得再和熟人打招呼,直接跟着那位小姐进去,坐到了最后一排加出来的一张椅子上。一边还想着,可惜那位西班牙人进不了了。

电影还不错。我惦记着金光闪闪说的话,留意着我周围的男人都哭没哭,我边上坐着一位留长头发,长胡子的男人,我眼角不时闪到他伸手到眼睛那儿抹眼泪儿。前面坐的也是个男人,也拿手擦眼泪了。女的就别提了,到点的时候,我侧头看看,我们这一排对着银屏的,脸上都亮晶晶的。

初恋,以及英雄末路,这两点,是每个男人的硬伤,击中要害,怎么会不哭呢!嗯,为了不剧透,我就不再多说了。

有一点,为什么台湾人说的国语和大陆人就是不一样呢?归亚蕾毕竟是从大陆过去的,但那个什么兰正龙,想不通为什么会红,说话一股台湾文艺腔。后来看的《love》里面,阮经天和赵又延就没有这么软嘛!

还是感谢short1老师,预告片: 看不到的直接去这里:http://movie.mtime.com/109505/trailer/37380.html

看电影

八一八德国总统被逼辞职的事

2012年2月19日

这次德国总统辞职,实在是被逼无奈。要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是无论如何不肯放弃总统这个职位的。在这次事件中,他“猪坚强”了整整两三个月,坚决不肯松口,导致事情越搞越大,最后连德国检察院都要来调查他,并于16日晚提出申请取消他的司法豁免权,他才不得不在17日早上11点宣布辞职。实在是,三个字,“舍不得”呀!

这位总统,在德国历史上一共创造了两个记录,

1,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当选时,他51岁。

2,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任时被德国检察院调查并要取消刑事豁免权的总统。

这次事件一共有两个关键字,一,女人,二,媒体

教训是,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媒体呀!

事件回放:

去年12月,德国《图片》杂志报导总统夫人通过关系搞到一笔低息房贷的事,总统打电话过去威胁人家主编,要求撤销报导,最搞的事,他把话留在人家的语音信箱里,结果给公开了, 于是舆论大哗。这还不算,在接下来的口水战中,这位总统始终态度强硬,先是不回应,让律师出面,后来终于出面,愿意回答公众问题,却又食言,终于引起众怒,于是众媒体挖地三尺,甚至翻出他当州长时的老帐,什么免费使用厂商提供的车辆——还是由他老婆出的面,出去旅行由他人买单等等,但这位总统还是不肯服软,百般辩解,却又提不出站得住脚的证据。终于引出德国检察院来,只好辞职。

其实这位总统以前跟媒体关系还是不错的,甚至经常主动报料,让人家来“偷拍”报导,不然也不会就这么打电话给人家总编。不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媒体说翻脸就翻脸,搞到今天这个下场。

其实在他低息房贷事件被报导出来的时候,我就等着他辞职。倒不是我跟他有仇呀,确实是德国的政治人物,出了这样的事,就只能辞职了。他的前任,只因为说错了一句话,虽然是句大实话,——他在阿富汗对德国驻军讲德国在必要情况下应该用军事手段保证贸易畅通,就引咎辞职,当时是举国震惊。措手不及之下,德国政府勿勿选出新的总统,连选三场,才把这届选了出来。还有前德国国防部长,因为被报导其博士论文有抄袭之嫌,挺了几天,也只能辞职了事。只有这位“猪坚强”总统,面对丑闻,面对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攻势,始终咬紧牙关,不肯松口,一直挺到了挺不了为止。

这位总统虽然最后只能以辞职收场,但有一点还是很牛的,就是他一直没有服软,在他宣布的辞职演讲中,他把他的辞职归结为人民不再信任他,虽然他说他犯了错误,但他坚持认为,他所做的都是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他还说,他和他的老婆受到了伤害。

最后,他特地又挺了他的夫人,说是感谢她的支持。而他的老婆,在他的辞职演讲中,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我远远看着,还以为站在边上的是给总统倒水的服务员啥的。穿的衣服象服务员,她的表情也很轻松,所以没想到是。

不管怎么样,一个男人,能在最后关头还这么护着老婆,还是有点男子气概的。

再八一八他的婚姻:

这个老婆是个二婚。认识的时候,他老婆是个36岁的单身妈妈,从事公关工作。为了新欢,他跟结婚了18年的同窗离婚,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可见他爱这个老婆爱得真真的。没想到他的第二次婚姻,竟然被广大德国佬接受。因为他的新老婆非常一扫旧式夫人的陈腐之气,漂亮,时髦,爱听摇滚,上臂上还有大型纹身,大概德国人成天看默克尔太审美疲劳了,有个好看的女人看看,是一种调剂吧。德国总统本来就是一个摆设,如果这个摆设不是一个而是一对,而且漂亮养眼,为什么不呢?

只是从现在这个结果来看,这位夫人的活动能力好象太强了,又太出范围了啦。还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胭脂店

never sorry(加对导演的提问)

2012年2月12日

never sorry

感谢老公,帮俺一大早去排队买票,下午三点,我坐在电影院里看never sorry.

跟我怀疑的一样,我在网上看到的那个片段,里面有个胖女人说大家叫艾“AI SHEN”的就是这个纪录片。只是我今天看到的电影里面,这一段,给删了,那个胖女人,坐在长长的一排衣服前,我还以为是哪个时装店老板,原来是洪晃。

我看这个电影,主要是想看艾是怎么被老外神化的。

主要内容:

1,艾的家庭。他爹,他妈,他老婆,他儿子,他儿子的妈。那张在天安门广场掀裙子露底裤的照片,是他老婆。他儿子是“我跟我一个朋友生的”(艾原话)“怀孕了,我只好担起来”。对了,他给儿子起名字叫“艾老”。老子叫未,儿子叫老。

2,艾的作品,他不动手,他只动嘴,动手的是别人。

3,四川死难学生名单。

4,成都拍《老妈蹄花》,被打。告状。那个祖国草泥马作品。

5,瓜子作品。

6,上海工作室被拆。

7,被关,被放

基本上作品中的视点,作者尽量在保持中立。网上有的片断有些更有没有进片子,

观众:

三点钟的电影,二点二十分我到的电影院,门口观众就排了三、四队十来米的队了,两点半多进场,应该不规定坐位,大家都想早进场占个好座儿。陆陆续续到了三点钟,观众席楼下基本连第一排都坐满了,楼上也坐了十、二十来人。应该说上座还是高的。

有些人挂着绿的、红的胸牌,应该是媒体或者从业人员。大部分人从表情打扮上看,都是文青,文中,还有文中老年,基本上衣冠楚楚。但也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观众。比如我遇到的那位:

在排队的时候就注意到一个打扮古怪的老太太,头包黄的花头巾,暗花外衣,站在边上拉着人说话,好巧不巧,等我这排都差不多坐满了,挤呀挤呀从边上挤过来一个人,在我旁边坐下,一看就是这老太太。还往下坐呢,就已经跟我说上话了,我急忙摘下耳机,才听明白跟我用中文说“你好”,然后就从袋子里翻出三张纸来给我看,问我认不认识,我一看是《茉莉花》,五线谱加拼音,我说认识,她问我会不会唱,我说会。她就告诉我她原来在哪里学中文,老师姓啥,她学得不好。。。因为她身上、嘴里气味有点不好,坐得又这么近,我正琢磨呆会儿俺嗓子会不会过敏(俺对刺激性气味过敏),她已经撇下我转头跟那边的男孩子说话了。“你会唱这个吗?”那男孩子又高又壮,把自己塞满了椅子和过道,正在吃一大合葡萄,听说连忙声明自己是一点不会中文。那老太太就跟他开始说呀说,那个男孩子也就听呀听,还请她吃葡萄,我想没看出来这男孩倒是耐性很好。有一搭没一搭,我继续戴上耳机,听big bang,等主持人上台介绍完,电影院里暗了下来,我正聚精会神打算看电影,老太太突然又回过头来跟我说话,“欢迎”。她说的是中文,我却完全摸不着头脑。眼看着银幕亮了起来,她不会在这个点上想起来要跟我唠嗑儿吧?“这是我的旋律,”她哼起来,我听不是《茉莉花》,更加莫名其妙,银幕上片头出来了,“每段重复,象这样。。。”“什么?!”我很想跟她说“我完全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我忍住了,我坚决地把头转向了银幕,她在我耳边说,“。。我写的词儿呀!你一会儿就知道了。。。”。我坚决不回头,心想,还有一会儿呀?!

还好看电影的时候,她没说话,但是,电影刚结束,灯刚刚亮起来,她跟我又说开了,“我老师的老公跟艾是同学,他们很熟,艾来柏林他们都要见面的。”我用简短的“嗷!”字结束了这次对话。

给导演的问题:

导演是一位漂亮的小姑娘,美国人,用英文和主持人交流电影。

说实话,撇开A这个本身有争议的人物,光看这个电影本身,拍得还是很好的,特别是节奏掌握得很好,观众提问的时候,我问了一个问题。在电影里有一场很搞笑的戏,A在成都大街上吃饭,很多人慕名来看他(且不说那些人怎么知道他在《老妈蹄花》吃饭的),然后就有“警察”来,让A他们进去吃,然后A们就和“警察”斗智斗勇,“警察”拿录相机拍他们,他们中间就有人拿着录相机对着“警察”的头拍“警察”。然后面对面对着拍。

我看到那些“警察”的制服胸前写着的“城市监督”的标志,怀疑会不会是老外导演把“城管”搞成“警察”了,“城管”来管A能否在街上吃饭是正常的,但“警察”的话,是不是越界了?而且也太滑稽了。本来想回家网上查制服的,再一想,倒不如直接问导演了。结果导演门儿清,告诉我,因为“警察”要找A的磋儿,大可以化装成“城管”。

我无语。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已经被A洗脑了。还是真的是这样子。

散场后不寻常的地方:

1,出来的时候,听前面的中国人说,“怎么今天保安很多?”果然到前厅时看到有警察。5、6个的样子。柏林电影节看电影以来,基本没见过这阵势。

2,观众出来有发礼物。我除了那个竖中指的小纸片没拿,别的都收集了。也算到此一游。喜饼也吃了,鸡蛋卷味儿,很香。那纸条是喜饼里的艾语录。

艾把自己造成英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挣的是老外的钱,宣传的是政府的黑暗,总有积极的意义,哪怕影响不大。

看电影

白站两个多小时

2012年2月10日

昨天正好天气好,带着心情也靚,一时冲动,就去波次坦广场的商场里排队买票。啥票?柏林电影节的票。

对年年不拉的柏林电影节,真的是很审美疲劳了。特别痛恨的就是排队买票。有一年,我拿到一张akkreditierung的卡,那时候年青,为了看电影,天天早上八九点到一个大楼,宽长的大台阶,队伍从底楼排到三楼,每天站上两三个小时拿票,每天来回奔波,从早到晚看上四五场电影,整整一个电影节。从此以后,落下毛病,看电影看得晕头晕脑倒也罢了,从此再也不肯为了看电影排上两三个小时的队了,宁可不凑这个热闹。

柏林电影节的票务也差不多年年有变化,原来的akkrediterung卡,50欧,电影随便看,只要拿得到票,有些场次不用票,凭卡直接就能进,不过这卡要是从业人员才能申请。

普通观众当年可以花100欧元买通票,也是可以看所有电影,前提是,你拿得到票。

现在看起来,还是很划算的,一场电影节电影大概8到12元一张票。但后来,普通观众的通票就没有了。

而且,除了媒体,参赛影片剧组人员,工作人员以外,不管你什么人,电影从业人员也好,普通观众也好,要看电影,都得排队。这也算是柏林年年的一大奇景了。媒体和参赛影片的剧组人员,他们有另外渠道,但也得先去拿票,只是人就少很多。媒体有专门的媒体场次,不对外,参赛影片的剧组人员,到了柏林大多抓景时间玩,逛街,买东西,难道一天看上一两场电影。

这两年总算先进起来,可以网上订票。刷票之快可比春运。但是订完票,你照样得到票亭去拿,拿票就得排队。

我昨天去的票亭预售前三四天的票,我想看的AWW的票是星期六的,排了两三个小时,我还算有经验,心平所和,等排到我,票早完了。没办法,白排肯定不甘心呀,只好买了一张台湾小吃的电影票。

待续。。。

看电影

62届柏林电影节

2012年2月7日

最近两年,柏林电影节已经没什么看头。但是今年,因为华语片又聚集起来,所以又提起一些兴趣。

主要华语电影有
《白鹿原》 必看。认识导演和摄影。
《金陵十三钗》 不看。
《龙门飞甲》看。听国内说得那么差。但再差也差不过13叉吧。
《妖街皇后》可看。
《10+10》侯孝贤领头召集二十位台湾电影导演拍摄的短片,买得到打折票看。呵呵。老侯为扶持台湾青年导演也算大费苦心。但是20个导演,台湾咧,凑数也得凑半天吧。。。去年力撑的一个导演,那个电影就跟打水漂似的。
《LOVE》钮承泽,情人节放,应景,跟老公去看。哈哈哈
《饮食男女2·好远又好近》看。
《大闹天宫3D》看。带老公或小朋友去看,心情好复杂,我看的时候,还是小孩子一个。希望里面的京锣有改,不然太吵吵得慌

在短片竞赛单元中:
《失落之地》看看有没有半价票。
《一场革命中还未来得及定义的行为》青年艺术家孙逊创作的木刻动画短片。看这称呼,看这名字,肯定是那种便秘电影。

还有一个关于AWW的记录片,也一定要看。就是想知道这次是不是打算把他造成神。有个老外的记录短片里,居然有个女的(拟似一虎八奶图里的胖大妈)说人家都叫艾为“AI SHEN”,我不知道中文是艾神还是爱神,反正鸡皮疙瘩掉了一地。额滴娘,就是敢吹呀!

看电影

中年人应该对社会负更多的责任

2012年2月1日

最近脑子里反复出现的就是这句话。一直想为此写点什么,又觉得没有什么可说。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对此赞不赞同的问题。

无论如何,我得承认,自己再也不是年轻人了。想到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的阶段已然过去,说任何事,做任何事,都会三思而后行。一方面,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牵挂太多,百练钢竟化绕指柔,另一方面,身上渐渐就有了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往小了说,是对家庭对孩子,往大里说,就是对社会。

对家庭的责任容易理解,但是对社会的责任,并不是人人都觉得自己有份的。或者说,并不是人人都会想到的。人人都知道心疼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有个好的将来,父母可以做任何事。但这个任何事,是不是会对社会有影响,有危害,进而又危害到自己的下一代,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想。

如果一个国家,大部分人没有社会责任感,那么这个社会是没有将来的。为了自己的小家什么事情都肯去做,甚至拿了大家的东西贴补自己的小家,那大厦将倾,小家也跑不了。

道理其实很简单,但当利字当头,就算知道这些道理,亦存侥幸,不会去做。就有李刚,李双江,今天又轮到张国立。

其实我想说的,不是这些人。这些人,对他们说什么都没用了吧。

一个有良心的、正直的人,比如你,比如我,是不是我们可以在对家庭负责之余,再为社会做点什么。不为名,不为利,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将来,勇敢地站出来,对他们说:“不!”。因为这个社会不仅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更是我们的孩子的。

在这里,我无比敬佩一个人,就是昂山素姬,需要什么样的坚忍,才能做到她的绝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她竟然能牺牲自己的家庭。同是女人,我是无论如何舍不得离开自己孩子的,她得忍受多么大的痛苦才能做到这一点。就一个字,伟大!

在国内,一群群的公知里面,我最看得起的,是一个叫慕容雪村的人。现在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但很多有才华的人,都将自己的才华放在争名夺利上,放在自己的小家上,只有他,踏踏实实地在做事,我不是说他在做很大的事,但他做的事,一步一个脚印,不哗众取宠,对社会有承担。这样的人,我敬佩。他会走得比现在任何一个公知更远。

(相比之下,韩寒花那么多时间用在为自己的澄清上,实在没什么意思。等他再长大一些吧。)

“中年人要对这个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句话是王小波说的,可惜王小波去逝得太早。看王小波长大的一代,如今也成了中年人的,有没有想过,要对这个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呢?

我觉得,我们是可以的。

对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不是光用嘴说说的,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来做的。对社会的责任,可大可小,小到对家庭的责任,大到对国家的责任,都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在责任面前,“我”是应该有所担当的。有原则,有舍弃,小到不以一已之私欲,损害他人利益,大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年人要对这个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孩子的未来,在我们的手里。

我们,才是社会的主人翁。

——————————————————————————————————
附:慕容雪村

每一滴水都曾经参与犯罪

——巴黎问答

按:十几天前我在巴黎,法国广播电台的记者凯文约我做了个采访,以下是问答内容,感谢他整理的录音,后来我又做了一些调整。

问:卧底传销、探望陈光诚,似乎表明你开始转向社会公共事务,开始政治性的表达,奥斯陆演讲就是一个例子。同时,许多律师、学者和演艺界人士都有类似的转变。你是怎么想的?

答: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外部信息,也能够了解更多的历史真相。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

对我个人来说,有两方面原因。我早年只关注文学,不太关心时事,但随着年龄渐渐增长,我现在已经是个中年人。王小波说,中年人要对这个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以前不太理解,但是现在的确感受到作为中年人的责任。第二个原因是,当我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社会,开始独立思考,发现有些话真是不吐不快,必须要说出来。听着那些无耻的言论、愚蠢的观点,我常常会有这样的冲动:走到说话者面前,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对不起,你这是胡说。

中国社会是个不正常的社会,许多庸俗哲学一直流传:沉默是金、多言贾祸、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等等。在私人生活中,沉默或许有其意义,但在公共生活中,你的沉默,往往就是对作恶者的纵容。所有这些庸俗哲学,实际上是在鼓励人们做一个打死不说话的顺民,看到不平,闭上嘴;挨了打,闭上嘴;房子被拆,闭上嘴;直到被拖去枪毙,连死都是闭着嘴死的。

但这不对。我们追求一个正常的社会,就必须像正常人一样行事:看到不平,吼一声;挨了打,叫起来,打回去;房子被拆,站出来保卫它。

当皇帝光着屁股走到街头,众人啧啧赞叹新衣之美,就必须要有一些愚笨而天真的人大声说出来:其实他什么都没穿。当庙堂之上开始公开地指鹿为马,聪明人忙着从科学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发展的角度来论证“其实鹿就是马”,就必须要有一些正直但不识时务的人站出来,走到说谎者面前,以常识和良知作答:不,那是鹿,不是马。

常常有人问我:你是一个作家,怎么会关心这些事?我的回答是:我是一个作家,怎么会不关心这些事?

问:你早先的作品都致力于刻画人性之恶,这和今天的批判转型有关系吗?

答:我在小说中写人性,却不喜欢把一切归结于人性,更不喜欢“国民劣根性”之类的说法。既然是“劣根”,就意味着它是很难改、不可改的,这等于在说中国人是低等民族,我不能同意。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跟我们有什么区别?同文同种,同样都是黄皮肤、黑眼睛,我们有的毛病,为什么人家就没有?我们常犯的错误,为什么人家就少犯或者不犯?我更倾向于从制度中寻找根源,一个好的制度,可以塑造一个正常的社会;而一个坏的制度,则必然会造就一个病态的社会,从而产生各种稀奇古怪、耸人听闻的罪恶。这其中当然有人性的因素,但更多地还是应当从制度中寻找原因。

问:你早先的作品把人性恶的一面描绘得很充分,容易让人读完以后对社会悲观失望,你觉得真实情况和自己笔下所描绘的有多大距离?

答:《原谅我红尘颠倒》描述的并不是中国司法界的全景,也不可能是。它只是一部分人在一段时间内的生活片段。那些贪腐肮脏的情节,90%以上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许多都是真实案例。不过这些并非发生于同时、同地、同一个人身上。这本书看起来很黑,因为我把黑暗收集起来放在了一起。现实生活没这么残酷,当然我也必须说,有些人的生活比我写得更黑。

谈到中国司法,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中国这么大,各地的法律制度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大城市的情况稍微好一些,有些小案子、权力没有染指的案子还能寻到公平,但在某些小地方,尤其在中国北方,有时连很小的案件都难以寻求公平。然而,尽管没有可靠的实证数据,但我还是倾向认为,现在的司法环境和前些年相比还是有所改善,甚至可以说目前正处于六十多年来的最好时刻。

问:但是有很多法律学者和律师都认为法治建设有停滞和倒退的趋势。

答:在我们自己的人生之中,几年很漫长,但从一个国家的历史来看,几年只是一瞬间。最近几年,确实有许多令人担忧的迹象,但总体上,还是要看到进步。现在有很多案件被披露出来,让人感到黑暗残酷。这并不能说明现在比以前更黑,以前更严重,只是没有曝光而已。能够报道出来已经是一个进步。

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法治肯定不能算好,甚至可以归入差的那伙。但是和我们自己的历史相比,我觉得除了民国一段时间的法治比现在好,现在可以算是很好的了。

但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国家,在世界越来越小,联系越来越多的今天,我们能看到美国人和欧洲人是怎么生活的,我们也能知道香港人和台湾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就必然会产生一个疑问:我们和他们一样,同样是人,为什么不能过同样的生活?

和自己的过去比较是一种无能的表现,一个18岁的小伙子说:你不能说我没长进啊,你看,我比12岁的时候长高了许多。——这不是废话吗?你本来就应该长高。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比以前好,甚至比秦朝好,就沾沾自喜。

问: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腐败,任何一种文明都有糟粕,在毒奶粉、黑煤窑、校车安全等问题上,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制度问题,但也有少数人辩护,认为不要上纲上线、把所有问题都提到制度的高度。你怎么看待这种争议?

答:从制度中探求原因,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办法。例如校车安全问题,为什么配不起合格的校车?因为教育投入不足,这本身就是制度问题。再如煤矿安全,这些不合格的煤矿是怎样拿到批文的?为什么它竟然可以在没有安全许可证的情况下进行生产?这都涉及到权力如何运用的问题,而这正是制度的核心。为什么看不起病?因为医疗投入不足。为什么读不起书?因为教育投入不足。那么多钱,为什么不肯用在医疗和教育上?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答案很简单:官员吃掉一大块,大兴土木一大块,维稳一大块,浪费一大块。有人说,校车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校车不够结实,有人说,应该学习美国,给校车以最高路权。但在中国当下,即使给校车以最高路权,即使把校车造成坦克,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军警车有特权,那些神通广大的人就开军警车;如果校车拥有最高路权,相信那些神通广大的人物就会给自己弄辆校车开。

在中国,“让领导先走”是几十年不变的传统。而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领导也只是普通人,可能会行使正常的权力,但不可以拥有超常的特权。你把所有人的路都堵死,自己跑的那么快?是想去哪?八宝山么?什么事情那么重要?

制度问题说到底就是四个问题:权力如何产生?权力在谁手里?权力如何运作?谁来监督制约权力?在中国,这些问题并不难回答。权力在哪里?在中南海。权力由谁监督?中南海来监督。这就是大多数问题的根源。

问:你肯定了解微博上舆论分裂状况。你怎么看待这种分裂?又如何看待微博在其中的作用?

答:在正常的国家,人们对重大问题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中国还是一个大洪水之前的国家,封锁舆论、篡改历史,新闻等于广告,教育形同洗脑,向民众灌输的大多是反常识的、愚蠢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许多奇怪的现象。“要不要自由、要不要民主”这种问题,在其他国家早就达成共识,在中国却还有巨大的争论。如果我们把欧美国家视为文明国家,那么中国还是一个半文明、半野蛮的国家,离秦始皇的时代并不遥远。但毫无疑问,中国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文明大国,既有面包,也有自由。这是潮流所向,所有逆潮流而动的人都将成为可耻的笑话。但中国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走向文明,在这曲折的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磨难,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的观点,这都很正常。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开始明白自己的责任:不仅自己要说聪明话,还要反驳别人的糊涂话。

有人说,有了微博,相当于开放了一半的报禁。或许意义还没那么重大,但它的确意味着更加自由的言论和更加公开的事实。以前不能报道的,现在通过微博可以了解;以前不能谈论的,现在通过微博可以发声。现在所有人都看到了微博的力量,我相信,只要它不被禁,它就会改变中国。

问:微博上“公知”与“五毛”的对垒,似乎成了微博时代的基本格局。“公知”们的启蒙姿态,也往往遭到草根阶层的嘲笑。

中国人对“启蒙”一词并不陌生,现代意义上的“启蒙”,就是把人类社会的常识告诉更多的人。当年在法国曾经有伏尔泰、卢梭为代表的启蒙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很多年,阐明了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常识”。中国在五四运动之后,有过一个很短暂的启蒙时期,但很快就被更大的主题——“救亡”——所压倒,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逐渐抬头,并牢牢占据上风,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过真正的启蒙。近几十年来,那些在别处深入人心的常识不仅没有普及,反而被进一步遮蔽,甚至是抹黑,当你说起“民主”或“自由”,一定有人冷笑:什么他妈的民主?什么他妈的自由?那就是美帝国主义的阴谋!

有人不喜欢“启蒙”这个词,认为它体现了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狂妄自负的态度。我觉得也不能因此就否定启蒙的作用。有些东西,就需要明白人来告诉不明白的人。真正的启蒙不是居高临下地灌输,更不是口含天宪、以真理自居,而是平等地讨论,平和地研究。

我们的体制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人的“未成年化”。许多人都拥有成年人的身体,但对于人类社会的某些知识,水平和孩子差不多。而启蒙的最初含义,就是让孩子学到知识,让未成年人逐渐地走向成熟。

问:但是“启蒙者”有时可能采取一种激烈的姿态,给人的印象是,所谓呼吁“自由民主”的人,本身并不能容忍不同于他们的意见。

答:这是两个问题,即“自由党”和“自由”并不是一回事。“自由党”并不能完全代表自由,他们有可能是很邪恶的人,但“自由”本身是个好词,值得人类永远追求。学校中也会有邪恶老师,但是“教育”——传授和学习知识,这无论如何都是好事。

有时启蒙者的姿态确实让人反感,他的面目可能和独裁者的面目并无不同,只是讲的话不太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提倡的东西就是坏的。态度确实重要,人们往往就是因为一个人的态度而选择赞成他或排斥他。但是我还是要说,不能因为他是个讨厌的家伙,就反对他说的一切。中国人大多都知道一句话: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愚蠢的态度。他未必就是你的敌人,就算他是你的敌人,他也可能说几句正确的话。

问:你在奥斯陆演讲中提到“这糟糕的制度能够运行,是因为我们都为之出过力”。但是,即便明确了每个人都应当负的责任,大多数人需要一种动力,如何唤起他们,避免沦入“平庸的恶”?

答:制度问题是当前的首要问题,但也不能忽略其中的个人责任。要改革制度,但也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我说过:这国家并非没有底线,它以你我为底线。

从汉娜-阿伦特开始,人们开始关注“平庸之恶”。当一个体制开始公开地作恶,我们作为体制之一员,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们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职责?如果你是柏林墙下的看守,看见有人翻墙,你是该击毙他,还是把枪口抬高一公分?如果你是大街上巡逻城管,看见小贩惊慌逃散,你是该追上去把他一脚踹倒,还是该告诉自己:算了,混口饭吃,大家都不容易?如果履行职责成了一种罪恶,如果履行职责只会让善良的人感觉痛苦,那就需要检视我们作为人类的良心。

许多体制内的人都会夸耀自己的道德水准,但也必须看到,正是有了这些道德高尚的人,苦难才会如此深重。当洪水淹没一切,我们必须知道,每一滴水都曾经参与犯罪。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大多数人都不需要慷慨激昂的生活,不需要有那么多英雄和烈士,人们只需要关心自己的生活。这并非自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生活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权力:我的房子不该被强行拆除,我的杯中不该有毒牛奶,我的碗中也不该有地沟油,如果我没做坏事,我不应该害怕警察……这是我的权利,如果有人侵害了它,我要出来为自己要个说法。关心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关心自己的权利,这就是公民之所应为。

如果制度继续做恶,你我都将难以幸免;如果制度变好,每个人都会受益,这就是动力所在。体制外的人要为之努力,体制内的人也要为之努力。我们要的,是一个更好的中国,吃到地沟油,可以要求赔偿;喝到毒奶粉,可以诉诸公堂;自己的房子,没人可以随便闯入或者拆除。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共同为之努力吗?

问:但是矛盾就在这里,例如地沟油问题,很多城市居民深受其害,很多人都焦虑,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场有力的社会运动来反对它。再比如强制拆迁,人人都不希望自己的房子被强拆,但往往只有拆到自己头上,才会奋起反抗,很难同仇敌忾地去声援别人。

为他人的不幸而呐喊奔走,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但高尚不是逼出来的,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这么做。不过我还是要说,当陈光诚的自由被随意剥夺,你却在旁边一言不发,那么下一个就可能轮到你。当邻居家的房子被强行推倒,你自己的房子一定也会跟着摇晃。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明白这道理,当有人惨遭不幸,会有许多人争相援手;当某人遭到有权者的迫害,会有无数人为之呼号。这已经成了潮流。

在正常的国家,“社会”是制衡政府的重要力量,中文的“社”和“会”本意都指民间团体。中国虽然号称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实际上,“社会”已经接近消亡,没什么真正的民间团体,甚至没有了宗族,有的只是单个的个体,一盘散沙。这是制度的结果,同时也是制度的原因。在这种情形下,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维权。这是当局希望看到的结果,但我还想提醒当局,这情形还可能导致另一个结果:如果高压锅没有出汽口,也许可以挡住多次沸腾,但最后一次沸腾将形同炸药。

问:你在《为了光,为了时间》里也很坦率地提到,在探望陈光诚之前,也会觉得恐惧,怕被痛打,怕被抢东西,但一个饭局之后就鼓起勇气了。这种心态变化的转折点在什么地方?是因为人多胆子就大了?

答:软弱的人需要有人壮胆。我一直都想去临沂,但一直都拿不定主意。当初的种种焦虑,前提都是独自前往的假想,一旦几个人聚拢到一起,我反而是胆子最大的那个。

我在文章里提到,王小山说,我们对陈光诚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挣扎得越久,这种道义上的责任就会越强,总有一天它会压倒恐惧。

问:也就是说,一个志同道合的小团体,可以把个人的行动能力放大很多倍。

答:如果我们承认自己是弱者,那么自然就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鼓励。但是说回来,即便你是独自一人,面对暴行,面对是非,也必须做出选择。

问:前段时间的“探望陈光诚”运动应当说有一些效果,据说现在其境遇有所改善,您怎么看待国内外针对陈光诚事件施加压力的做法?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恰当的?

答:现在中国已经成了大国,手里握着那么多国家的国债,一举一动举世瞩目,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事都不再是简单的“内政”,或者说,以前视为内政的,今天可能要重新审视。不能一概都当成内政来搪塞。当世界越来越小,联系越来越多,有必要对“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进行重要审视——什么事才算纯粹的内政?说出真相是不是就意味着批评?批评和是否就是干涉内政?陈光诚事件,是单纯的内政,还是带有普遍性的人权问题?两口子吵架确实是家务事,但也要允许别人评论。吵架吵到动刀子,难道还是简单的不许别人干预的家务事?

我们知道,今天的朝鲜人过着悲惨的生活,如果国际社会能够敦促统治者放弃暴政,改善民生,我相信没有人会反对。而没有国际社会的干涉,朝鲜人将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我们不能说,朝鲜人因饥饿和暴政而死,是他们自己的内政,我们不能干涉。人权高于主权,暴政也不是内政,“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不能高于人道主义原则。

笑蜀担心国际社会的压力可能会让陈光诚的境况更加恶化,所以他希望用更加“灵活”、更“弹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问,这种妥协是能解救陈光诚?这种妥协是否能改变这个使他受难的制度?如果不能,我认为这种妥协没有意义。

我们不难想象,要改善陈光诚的境况,最好的办法不是国际社会的影响,而是劝说陈光诚放弃立场,再写一份悔过书,保证当个顺民,决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但我相信,笑蜀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问:《中国,少了一味药》的名字很有趣,因为好像不仅是给传销开药方,同时也是给整个国家开药方。你说缺少的这味药就是常识。但今天传销猖獗的现状,究竟是民智不开、缺乏常识的结果,还是欲望高涨、民富之路又被堵塞的结果?

答:传销泛滥和前途无望没什么关系。即使来日艰难,也不能跳进火坑。传销根本不可能致富,只会被骗得倾家荡产。

传销团伙的理论荒谬可笑。但这么一套荒谬的东西,为什么会欺骗那么多人?原因就在于,上当的这些人,压根没有思考、或者说没有能力来思考。

比如“吃苦”,在传销者的概念中,吃苦——不管因为什么而吃苦——本身就是一件高尚的事。这和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意识形态教育都有莫大的干系,几十年来,我们听到无数这样的话:“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不禁要问:不怕苦我还可以相信,但什么样的人才会不怕死?号召人不怕死,这是想干什么?他死了你有什么好处?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吃苦确实可以磨练意志,但没人应该吃无谓的苦。能吃饱却要自愿挨饿,如果不是为了减肥,这又是为了什么?脑袋进水了?在我所在的团伙,每个人都自愿挨饿,并且要监督别人跟他一同挨饿,这种人,说他缺乏常识都太厚道了。

问:你对传销模式的揭露,似乎还有意犹未尽之处,比如洗脑的方式、对谎言的服从与崇拜、对伦理的摧残等等。一定程度上说,这些都是中国人似曾相识的东西,传销团伙和某些特定社会的运作是不是具有某种同构性?

答:毫无疑问,传销团伙的首领从我们的宣传和教育中学到了很多,许多理论、许多场景都似曾相识。从这一点说,传销能在中国泛滥成灾,我一点都不奇怪,它甚至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埋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样的瓜,

比如说鼓励告密,我们都知道,在文明社会中,告密是件极其可耻的事。但在传销团伙中,每个人都要监视新人,哪怕是他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也要及时汇报他的思想动态、只字片语,甚至是那些极为私密的话。目的就是要形成一种“有集体无个人、有领导无亲人”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人们相互怀疑,相互猜测,最后把人间变成一座巨大的监牢。

这种情景,会让人自然地想到文革,在那个年代,谁说句不合时宜的话,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都有检举的责任。现在中国还有许多人鼓吹文革,或许他们可以这么想:你是否愿意揭发自己的父母?或者相反,你是否愿意看到你的儿女站出来揭发他的父母——你?

这样一个只讲谎言、相互提防的社会,就像一个空气严重污染的城市,它是所有人的恶梦,没人可以幸免。即便粮食可以特供,水和菜可以特供,空气怎么特供?你以为当个警察、当个书记就安全了?警察也要维权,书记也要上访。一个让所有人感觉不安全的世界,一个让所有人都痛苦的世界,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最终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么改变,要么崩溃。

胭脂店